酒店

为何慈禧能稳固掌权47年,史学家:这三张王牌在手谁敢夺权?

  • 来源:鸿胪长史
  • 时间:2023-08-27 12:13:01

在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,我们走入新时代还未过百年。但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,绝大多数的时期,都是在王权统治下度过的,那些朝代对我们的影响只有文化遗产,但对我国影响最大的,那非属满清王朝无疑了!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我国历史上的封建朝代,统治阶层都以汉(人数众多)人为主,但满清王朝是个例外。不仅是因为这个时期少数民族统领汉人将近300年,更是因为这一朝代的末期,我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,成了“人人可欺”的对象!

而我国之所以沦落至此的原因,是因为有西方文明的入侵,有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,甚至还有基层百姓“懦弱无能”所造成的,但是归根结底,晚清没落的原因与它最后的统治者慈禧有着莫大的关系。 想必很多人都想知道,为何慈禧能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里,能将权力攥在自己手中并稳固长达47年?如果从历史进程中来看的话,她正因有了这三张王牌在手才导致在她掌权时期无人敢彻底夺权,所以她才能让其成为晚清最大的掌权者。

一、为何慈禧要掌握满清大权

慈禧本是一普通官员家的女子,她出生在满清八旗之一的镶蓝旗家庭,所以日子过得还算富裕。可按照当时朝廷的规矩,八旗官员家的成年的女子,都要参加选秀,选不上的才可以另嫁他人。1851年,咸丰帝刚刚称帝,为了填补后宫妃嫔的空位,下令挑选秀女。

直到1852年的3月,慈禧被接入宫封为兰贵人,地位仅在皇后之下。次年她就被咸丰帝封为“懿嫔”,慈禧的晋升速度除了当时的孝贞显皇后外,她是唯一一个晋升的妃嫔。因为得到咸丰帝的恩宠,在1856年时,慈禧在被咸丰临幸后生下了皇长子罗新觉罗·载淳,这是咸丰帝第一个儿子,要知道皇帝的子嗣事关国家的发展。

皇长子的降生让咸丰帝十分高兴,他直接将慈禧提为懿妃。可在接下来的两年中, 咸丰帝再也没有儿子降生,只要出生在这个世界的皇子,都会不幸夭折。因为子嗣稀少,所以曾生了皇长子的慈禧地位,在后宫万千嫔妃中呈直线式上升。

但这样幸福美满的日子还没过多久,大清王朝就迎来了高楼倒塌前的前兆

1860年9月22日,英法联军攻打紫禁城,常言道:“留的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”。于是咸丰帝举家搬迁的热河避暑山庄,但他这时绝对想不到,正是因为这个举动将满清江山“拱手让人”。

当咸丰帝逃到避暑山庄时,他的心思完全不在国家大事上。每天想着如何躲避现实,每当咸丰帝不想批阅奏折时,就会让识字的慈禧前来帮忙。也正是因为他这无心之举,令慈禧对国家的政务有了初步的了解,对朝中大臣、朝中势力以及朝中派别尽数掌握在手中。

而此时咸丰帝自知自己失去了半壁江山,再也无法收复失地,于是他开始放纵自己,每天花天酒地。在1861年8月咸丰帝长眠于热河避暑山庄。临死则是选择了长子罗新觉罗·载淳继位。谁知由于皇太子年幼,完全没有处理国政的能力。于是便由其母慈禧垂帘听政。就这样,昨日还是后宫中享尽圣恩的贵妃,转眼间就成为了万人之上的皇太后!

二、慈禧的上位,究竟是喜还是悲?

慈禧刚刚开始执政时,正是清王朝这座大厦已经显颓废之势,正在从上坡路急速走向末路的时期。但结合慈禧在执政时所得那些事儿后,有人却说正是因为慈禧的上位,清王朝才能续命数十年。

1861年1月11日慈禧重用曾国番、李鸿章、左宗棠等人,支持他们进行洋务运动。让以曾国藩为首的洋务派模仿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,因为慈禧知道现如今的中国,如果再按照封建制度走下去,那祖宗交到自己手中的大清帝国迟早会轰塌。但以慈禧为主导的洋务运动,却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而终止,虽然洋务运动的结局是以失败告终,但它的失败却也促进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。

在吸取到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后,慈禧为了维持统治,改变自身守旧无能形象,又在“西狩”期间宣布实行所谓的“新政”,并且废除在中国维持长达两千年之久的“科举制度”,在这之后又在经济,军事,教育,官制等方面的改革。并且兴办学堂,还派出一批学生出国留学,只为学习西方先进为文化。同一时期慈禧还建设中国现代化的陆军和海军。增强了清王朝的军事实力。对工商业进行改革,大改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的传统风气,大大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...

虽然说慈禧十分具有政治头脑,但在清朝晚期时她主导签署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,让国民对这位清朝史记掌权者痛恨至极,甚至引起了众愤。

就比如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,与英国签订《南京条约》,它不仅导致了中国领土完整性,还使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,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。可这样不平等的还有许多,本以为这样的条约只有在战败后才会签订,万万没想到慈禧在60大寿也会送出去这样不平等的条约。

清朝晚期,当国家和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时。李鸿章、左宗棠为了国家的命运和祖国人民的安危,带着北洋水军在外杀敌。在这这危机关头,慈禧为了庆祝自己60大寿,花了一千万两白银举办宴会。要知道那个年代的一千万万两,折合人民币2.5亿。

在国家国库充盈的情况下那还勉强可以接受,但在清朝末年,战火连天,黎明百姓在吃不饱饭的情况下。再加上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,慈禧又签订了割地赔偿的协议书,可见当时的国库多么紧张。但慈禧丝毫不在意这些,根本不会想到那些吃不起饭的百姓。

三、慈禧这样的“恶人”为何能在清朝稳固掌权47年?

慈禧是我国历史上诸多奇女子之一,稳固掌权长达47年,中间政权从未从她手中脱落。虽然她是个女儿身,但她的政治头不输一代女皇“武则天”。详细大家也好奇,为何慈禧一介女流,她手里的掌握的政权怎会如此稳固?

考古学家们调查后发现,慈禧手中有三张王牌,从而导致他们持权47年!而这三张王牌分别是恭亲王奕訢、雷厉风行的手段还有极其特殊的地位,这些王牌慈禧掌握权政打下了强大的基础!

慈禧第一张王牌:恭亲王奕訢

当年咸丰帝病逝时,他将皇位传位于自己唯一的儿子罗新觉罗·载淳(同治),可由于当时同治还是个奶娃娃,完全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。所以那些掌握权力的朝中重臣有了觊觎皇位之心,毕竟谁都抵挡不住权力的诱惑。慈禧看到这样的情况,便开始控制局面。一方面为了维护同治皇帝的尊严,另一方面也是保护自己在后宫中万人之上的地位!

而当慈禧开始垂帘听政时,就遭到了以载垣为首的八大臣的强烈反对,因为按照清朝的老规矩,皇太后是不过能干预朝政的!而慈禧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,便于同样对权利向往的恭亲王王奕訢联手,想要除掉反对自己掌权的八大臣。

因为那几个大臣之间存在矛盾,慈禧为想方设法发将八人矛盾最大化,将掌握兵权的胜保拉拢过来,完全控制了紫荆城的军队。当时慈禧以咸丰帝下葬为由,将八大臣的核心人物肃顺支去北京,这样有利于慈禧、王奕訢除掉另外七人。

次日一早恭亲王王奕訢双手举着早已用小皇帝名医写好的圣旨,将其他七人擅改谕旨、力阻垂帘罪,将几人纷纷控制住。

八大臣有的撤职,有的流放,甚至还有的失去生命。慈禧也成功解决了自己持政路上的绊脚石。而王奕訢因除掉八大臣有功,成了慈禧面前的红人。但他执掌的军机处,掌握朝廷的核心力量,权倾朝野。但慈禧也不会容忍自己好不容到手的权利分给王奕訢,便起了想要除掉他的心思。

在1865年,一位看不起恭亲王王奕訢的朝廷重臣,将他的四大罪证摆到慈禧面前,慈禧也由此借势想要除掉恭亲王奕訢,不料各大臣为他求饶,无奈慈禧只能罢了他的官。后来一直到了1884年,法国入侵越南,把中国的军队从越南踢出,于是慈禧立马抓主这时机,这才除掉了恭亲王王奕訢。

慈禧的第二张王牌:雷厉风行的手段

1895年4月,在甲午战争失败后,日本逼迫清政府签署《马关条约》的消息传到北京,这引起当时那些爱国人士的不满,于是在康有为、梁启超的组织下,在北京应试1300多名号举人,上奏光绪帝,要钱变法。自此戊戌变法来开帷幕!

直到1898年,在光绪帝的大力倡导下,清朝开起了一次重大改革,可这次改革仅过了一百零三天,就遭到了慈禧的叫停,因为慈禧觉得光绪帝在逐渐脱离自己的掌控。为了彻底将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,慈禧当即下达命令,将戊戌六子全部抓捕,下令斩杀!

其实,慈禧斩杀六君子的行为,在当时就有许多人不理解。比如六君子中的杨锐,此人是张之洞的心腹,那个时候张之洞的权势是非常大的,如若不是慈禧下令太过于突然,让他没有准备,或许张之洞是可以救出对方的。那么问题来了,为何慈禧下令如此着急,甚至非杀他们不可呢?

慈禧之所以这么做,一方面是因为戊戌变法不仅触犯的保守派的势力,还威胁到洋人的利益,他们自然是不希望自己的奶酪被人触碰!而慈禧更不想西方势力卷入朝廷,这才阻止了戊戌变法!另一方面慈禧害怕自己无法掌控光绪,因为此人正处于思想活跃的年纪,倘若不加以管教,很容易激发朝廷中维新派与顽固派的矛盾,造成朝政的动荡!

慈禧的第三张王牌:极其特殊的地位

慈禧之所以能将政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,关键的原因还是因为年幼的皇帝十分听话。虽然儿子同治与慈禧的关系十分紧张,但到底两人血脉相连,所以在政务上同治不会反驳自己的母亲。奈何他英年早逝,慈禧必须物色一个全新的“傀儡”。

按照清朝皇室的“家法”,皇帝死后无子应从旁支血脉选一继承帝位。但当时如果“溥”字辈的人继承皇位,慈禧就会因为皇帝孙子辈的人,只能成为太皇太后,不能在垂帘听政。所以慈禧不惜违背众臣的强烈反对,执意破坏祖制,坚持要从“载”字辈中选择继承人。简而言之,就是要从同治帝的平辈中再选新帝。最终慈禧选择了年仅四岁的光绪皇帝,完全将这个奶娃娃拿捏住了!

不得不说,慈禧掌握政权长达47年,三张王牌的灵活运用,彻底将清朝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!慈禧这一生称得上大起大落,她拥有跟武则天一样的聪明才智,却没有生在那个时代,没有“造福”百姓,只为百姓带来了无尽的痛苦!

关键词:

推荐内容

Copyright @  2015-2022 时代旅行网版权所有  

备案号:

  

联系邮箱: 514 676 113@qq.com